用英語介紹中國傳統文化

-
【作 者】趙云利 劉景琳 王 云 趙秋嘉
【I S B N 】978-7-5170-8470-9
【責任編輯】鄧建梅
【適用讀者群】外語學習
【出版時間】2020-05-01
【開 本】16開
【裝幀信息】平裝(光膜)
【版 次】第1版第1次印刷
【頁 數】160
【千字數】176
【印 張】10
【定 價】¥39.8
【叢 書】暫無分類
【備注信息】
簡介
本書特色
前言
章節列表
精彩閱讀
下載資源
相關圖書
外國友人面前,你能否用英文介紹我國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引人入勝的地理風情?編者為此特地組織了專業的作者團隊,編著了《用英語介紹中國傳統文化》和《用英語介紹中國地理人文》。本書為其中一本,為讀者介紹了經典的中國傳統文化,內容包括神話傳說、傳統節日、繽紛國粹、瑰麗國寶、禮儀習俗、古代文學、思想及科技、古典服飾與用具,能夠讓讀者在短時間內掌握各種中國元素的英文說法,最終實現向外國友人介紹中國的目的。本書也是山東省社科規劃研究項目“文化自信融入外語教學路徑探究”(18CWZJ5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本書配專業外教錄音,讀者請掃描封面前勒口的二維碼或登錄www.hzxbc.cn免費下載。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里,華夏文明是世界古老文明中唯一綿延不絕的一支。中國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每個時代的文化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先秦時期所誕生的諸子百家思想內容豐富多元,所探究的問題上到天文,下至地理,不僅有廣度,更有深度。秦漢時期宏闊的文化精神追求,魏晉時期儒釋道等思想的碰撞與激蕩,隋唐時代恢弘的文化氣象,兩宋時代精致的士大夫文化和市井文化的勃興,明清時代中華文化的沉暮與開新,凡此種種。強盛而深厚的中國文化以強大的輻射力影響了整個世界文明的進程。
華夏文明的生命力不僅在于其龐大的文化體量,更取決于其傳統文化的璀璨和豐富性。華夏文明之所以能夠屹立不倒,不僅在于其兼收并蓄、不斷從世界其他文明中借鑒和學習的能力,也在于其擁有強大的文化自信力,在異域文明深刻影響時,堅持自我更新和完善的能力。在眾多傳統文化元素中,神話傳說、傳統節日、繽紛國粹、瑰麗國寶、禮儀風俗、古代文學、思想及科技、古典服飾與用具等皆為璀璨奪目的明珠。
神話傳說被認為是人類最初的文學。中國的先人以生活和生產實踐為基礎,憑借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出了一個個神奇的傳說。這些傳說或關乎天地起源,或關乎人類的生存,或關乎男女愛情。無論何種題材,都折射出中華民族的世界觀和思維模式。傳統節日是歷史文化長期積淀的結晶。中國的傳統節日有的和時令相關,有的寄托對名人的懷念,有的蘊含神話元素。中華國粹五彩繽紛,是中華文明固有文化的精華所在。從時間的延續上看,有的上推千年,有的至今不過三百年。從表現形式來看,有的涉及中國人的思想體系,有的體現中國人的審美情趣,有的展現的是中國人的心性才智。其中,中醫被認為是最能集中體現中國科技整體觀的一門學問,而書法是眾多藝術門類中最具中國獨特性的一門藝術。中國的傳世國寶不勝枚舉,涉及青銅制造和書法繪畫等,堪稱世界文明王冠上的璀璨明珠。作為綿延幾千年的文明,中華文明擁有獨特的習俗,是中國人普遍遵守的行為規范。如西方有十二星座,中國有十二生肖,西方名前姓后,中國人姓前名后,不一而足。中國古代文學是從古人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無論唐詩宋詞,還是古典小說都是歷史沉淀下的精華。先秦諸子百家以及被奉為華夏民族宗教的道教奠定了中國哲學思想的基礎,成為流淌在每一位中華兒女血脈中的精神給養。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科技是中華民族奉獻給世界并改變了整個人類歷史進程的偉大科技成果。“四大名著”譜就了中國文學中最輝煌的篇章,堪稱登峰之作,而中國的漢字則是世界上最古老、體系最嚴密的表意文字之一。此外,中國的古典服飾和頗具民族特色的傳統用具再現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成為重要的民族符號。
中國傳統文化寶庫蘊藏著燦若繁星、難以數計的文化瑰寶。本書編著人員分門別類,精心萃取極富典型意義的內容進行較大程度的原創性撰寫,并盡量采用較為平易的英語進行分析描述。為了滿足英語學習者的需求,我們在每一部分內容后附上了生詞及解釋。本書不僅可作為教材供國內英語愛好者和中高級學習者使用,也可作為國外漢語學習教材,滿足“一帶一路”文化走出去的需求。本書也是山東省社科規劃課題“文化自信融入外語教學路徑研究”(18CWZJ50)的階段性成果。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大量資料,在此向原文作者一并表示感謝。山東大學美籍教師David Cox教授對部分英語文本提出了修改建議,我的學生張華芯參與校核了部分內容,特此表示謝意。由于編著人員水平所限,書中難免有不足和不妥之處,衷心希望讀者對謬誤和不當處提出批評和指正。
趙云利
2020年4月
Chapter 1
Myths and Legends 神話傳說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 002
盤古開天辟地
Nü Wa Creating Human Beings 004
女媧造人
Gong Gong Hitting Buzhou Mountain 006
共工撞不周山
Nü Wa Patching the Sky 008
女媧補天
Kua Fu Chasing the Sun 010
夸父追日
Hou Yi Shooting the Sun 012
后羿射日
The Goddess Chang’e Flying to the Moon 014
嫦娥奔月
The Cowherd and the Weaving Maid 016
牛郎織女
Chapter 2
Traditional Festivals 傳統節日
The Spring Festival 019
春節
The Lantern Festival 021
元宵節
The Qingming Festival 023
清明節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025
端午節
The Qixi Festival 028
七夕節
The Mid-Autumn Festival 030
中秋節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032
重陽節
The Winter Solstice 034
冬至
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 036
臘八節
Chinese New Year’s Eve 038
除夕
Chapter 3
Colorful National Quintessence 繽紛國粹
Beijing Opera 041
京劇
Porcelain 043
瓷器
Silk 045
絲綢
Chinese Kung Fu 047
中國功夫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049
中醫
Calligraphy 051
書法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053
國畫
Paper Cutting 055
剪紙
Crosstalk 057
相聲
Classical Chinese Music 059
中國古典音樂
Chinese Tea Culture 061
中國茶文化
Chapter 4
Magnificent National Treasures 瑰麗國寶
Houmuwu Square Cauldron 064
后母戊鼎
The Square Zun with Four Goats 066
四羊方尊
The Marquis Yi Chime Bells 068
曾侯乙編鐘
Jade Clothes Sewn with Gold Threads 070
金縷玉衣
Riverside Scene at the Qingming Festival 072
清明上河圖
The Preface to the Orchid Pavilion Collection 074
蘭亭集序
Chapter 5
Rites and Customs 禮儀風俗
Name 077
姓名
Totem 079
圖騰
The Chinese Zodiac 081
十二生肖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083
二十四節氣
Traditional Wedding 085
傳統婚禮
Family Values 087
家庭觀念
Taboo Numbers and Colors 089
忌諱的數字和顏色
Reciprocal Courtesy 091
禮尚往來
Social Etiquette 093
交往禮儀
Chapter 6
Ancient Literature, Though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古代文學、思想及科技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096
古詩詞
Tang Poetry 098
唐詩
Song Ci 100
宋詞
Yuan Qu 102
元曲
Confucius and Confucianism 104
孔子和儒家
Taoism 106
道家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108
諸子百家
The Chinese Character 110
漢字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112
中國古代哲學
Ancient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4
中國古代科技
Four Great Inventions 116
四大發明
Ancient Chinese Fiction 118
中國古典小說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120
《紅樓夢》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122
《西游記》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124
《三國演義》
The Water Margin 126
《水滸傳》
Chapter 7
Classical Attire and Utensils
古典服飾與用具
Traditional Chinese Clothing 129
漢服
Tangzhuang 131
唐裝
The Origin of Qipao 133
旗袍的由來
The Ink Brush 135
毛筆
The Circular Fan 137
團扇
The Oil-Paper Umbrella 139
油紙傘
The Chinese Lantern 141
燈籠
The Jade Pendant 143
玉佩
參考文獻 145